
竹子在中國古代就已經備受文人的青睞,許多文人借竹子抒發自己內心中的情感,借竹明志,竹子也是園林中一類特殊的觀賞植物,中華民族對竹子的欣賞情有獨鐘,賞竹的歷史溯至兩千多年前,在賞竹過程中常常心系情懷,將竹子的特殊性人格化。
竹類植物體現的作用有兩個方面:一是功能方面的作用,指竹子和其他園林植物一起構成的空間具有凈化空氣、消除污染、吸滯粉塵、減小噪音、降滅細菌、調節空氣濕度、改善小氣候、保持水土、遮蔭降溫等功能。二是藝術方面的作用。竹有四美:色澤美——猗猗綠竹,如同碧玉,青翠如洗,光照眼目;姿態美——清秀挺拔、竿勁枝疏、鳳尾森森、搖曳婆娑;音韻美——搖風弄雨,滴瀝空庭、打窗敲戶、蕭蕭秋聲;意境美——清晨,竹林吐露含霧,翠影離離,月夜,傅影映窗,如同一幀墨竹;另外,竹子還有意識之美,被賦予具有君子的氣節、堅貞、淡泊、虛心等種種內涵特質。正因為竹子蘊涵這種多層面的文化和美學價值,它貫穿于中國詩史、畫史、造園史乃至文化心理史,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統中國竹文化和古典園林竹景觀,對中國乃至世界園林風格產生了積極和深遠的影響。
近年來竹類植物在園藝中的應用發展迅速,特別是在上海、北京、廣東、杭州等經濟發達地區人們喜竹愛竹用竹已成時尚,在庭院、路旁等到處可見竹子的倩影,風光無限。